基隆市公立殯葬設施使用管理辦法
基隆市立殯葬設施使用管理辦法(修正時間:中華民國111年5月17日)
第一條 |
本辦法依地方制度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及基隆市殯葬管理自治條例(以下簡稱本自治條例)第十條第二項規定訂定之。 |
第二條 |
本辦法主管機關為基隆市政府,管理機關為基隆市立殯葬管理所(以下簡稱殯葬所)。 |
第三條 |
使用公立殯葬設施及服務應依規定繳納規費,收費標準如附表。 |
第四條 |
亡者非設籍基隆市(以下簡稱本市)者,依下列規定收費: 一、公立公墓依本市籍亡者收費標準三倍收取。 二、公立骨灰(骸)存放設施依本市籍亡者收費標準三倍收取。 三、連續設籍本市三年以上之現籍市民,其配偶或直系血親使用本市公立骨灰(骸)存放設施者,依本市籍亡者收費標準二倍收取。 四、已埋葬於本市公立公墓或因公共工程辦理遷葬作業之亡者,使用本市公立骨灰(骸)存放設施者,依本市籍亡者收費標準收取。 五、埋葬地點為本市,因年代久遠經戶政機關查證無亡者戶籍資料,且經本市轄區公所核發起掘許可證明者,依本市籍亡者收費標準收取。 因天災事變或特殊原因經主管機關核准者,得免收前項費用。 |
第五條 |
使用殯儀館設施,應由亡者家屬填具申請書。 前項非家屬親自申請者,應檢附家屬委託書。但法令另有規定者,不在此限。 |
第六條 |
無名屍體由移送之檢警單位憑證明文件申請入館。 |
第七條 |
送入殯儀館之屍體帶有財物者,殯葬所應會同家屬清查列冊後領回。 無名屍體所帶財物,由移送之檢警單位收存列冊保管。 |
第八條 |
屍體收殮或運出前,應由遺族、家屬或受委託人確認無誤,並於鑑認卡具結簽字後,始得封棺或運出。 |
第九條 |
家祭室、禮堂、停棺室之使用,應依原申請項目、時間使用,不得任意變更;使用後應恢復原狀,如有損壞應照價賠償。 |
第十條 |
殯儀館內不得焚燒紙厝及庫錢。 場地使用完畢後,花圈、什物等應立即自行清除。 祭典儀式音量不得違反噪音管制法規定之管制標準。 |
第十一條 |
使用火化場,應檢附火化許可證明並繳納使用規費,依核定日期提交火化場管理人員後,始得火化。 死亡未逾二十四小時者不得火化。 |
第十二條 |
使用骨灰(骸)存放設施,應向殯葬所填具申請書、檢附火化許可或起掘(洗骨)許可等相關證明文件,並繳納使用規費後,提交骨灰(骸)存放設施管理員按申請核准位置安置。 |
第十三條 |
經核准使用骨灰(骸)存放設施者,應於核准日起二個月內存放,逾期者取消使用權,已繳納費用不予退還。 存放之骨灰(骸)罐應依骨灰(骸)存放設施之規格存放。 退存放骨灰(骸)存放設施者,應向殯葬所申請,已繳納費用不予退還,如需再行使用時,應重新申請繳費。 |
第十四條 |
骨灰(骸)存放設施內除骨灰(骸)罐及靈位牌外,不得置放其他物品,並不得焚燒紙錢。 |
第十五條 |
使用公墓應填具申請書、切結書,檢附埋葬許可證明,並繳納使用規費後,依核准之墓地使用。 |
第十六條 |
公墓每一墓基面積不得超過十六平方公尺,埋葬時棺面應深入地面七十公分以下,墓頂最高不得超過地面一公尺五十公分,墓穴並應嚴密封固。 |
第十七條 |
各項公立殯葬設施應置管理人員,並備簿冊登記下列事項: 一、死者姓名、性別及生、死年月日。 二、使用日期。 三、使用地點或位置。 四、死者主要家屬或關係人之姓名、地址、通訊處、連絡電話及其與死者之關係。 |
第十八條 |
本辦法自發布日施行。 |
- 發布日期:2020/08/19
- 發布單位:殯葬管理所
- 最後更新時間: 2022/05/18
- 點閱次數:2364